一位晚清地方官日记的发行

zxm11235 上传于2024-05-12 |0分(高于0%的文档) |302|8

浙江人杜凤治在宦粤14年(1866—1880年)和回乡闲居2年(1880—1882年)期间写下了41本日记。其日记分量巨大、记录连贯、记载详细,且有闻必录、毫不隐晦,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清代州县官的各种公务、公私交往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反映了晚清州县制度、司法、赋税、大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实际运作,对研究清代政治制度史、赋税史、法制史、社会史以及广东地方史等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。 截止2023年,原41册的杜凤治日记原本(手稿本)有40册收藏于中山大学图书馆,据杜凤治自己说,第2册早已失去。日记第1册、第41册盖有“张篁溪先生遗存”长方形印章。“篁溪”为张伯桢(1877—1946)之号,张氏为广东东莞篁村人,系近代著名学者、藏书家。这说明杜凤治的日记曾被张伯桢收藏。 2007年,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《清代稿钞本》第一辑(该丛书隶属于一部更大的丛书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·文献丛刊》),杜凤治的日记以《望凫行馆宦粤日记》的书名全部影印收录。不过,“望凫行馆宦粤日记”只是日记第1册封面的题署,以后各册封面的题署不尽相同,而日记之第37册后半部分到第41册,所记系作者告病回浙江故里生活的内容,已非“宦粤日记”。影印本虽能保留日记手稿的原貌,但其迥异于今日的书写方式(包括标点、字形、书体、书写方向)与作者本人的书写习惯还是给今人阅读造成了不小的障碍。所幸学者邱捷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在2021年完成了对这部三百多万字手稿的点注工作并出版,真可谓惠泽学林,功德无量。这部点注本《杜凤治日记》被整编为十册,一经出版即受学界重视,据说两年重印了两次,并衍生出大量相关学术成果,如邱捷本人即著有《晚清官场镜像——杜凤治日记研究》(202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)。可以期待,未来学界对该日记的研究必然产生更多优秀成果。

该文档可下载到电脑后查看

相关文档推荐

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

评价文档: